7月11日,在武穴市花桥镇塘角头村胡垸的小龙虾池边,返乡创业的胡长春正忙着播撒福香9号谷种。这种虾稻连作、一田多产的模式,正是他返乡创业的新尝试。
如何扩大虾田规模、提高产量,一直是胡长春思考的问题。不久前,花桥镇的一通电话带来了好消息。镇里的服务代办员得知他的创业难题后,主动联系他,表示会帮忙联系郭德元、饶垴周边村,做好村民工作,流转土地,以扩大虾田规模。此外,代办员还帮他办理营业执照,并协助申请创业贷款。
胡长春的经历,是武穴市381名“四员”护航“归雁”返乡创业的生动注脚。为破解“归雁” 返乡的“水土不服”,当地组建村社乡情联络员、镇街服务代办员、市直业务指导员、市政府问题督办员队伍,形成“摸排需求—代办服务—政策落地—责任督办”的闭环服务链。
村头巷尾的乡情联络员是最早的“感知触角”。花桥镇郑公塔社区联络员发现徐素文返乡创业缺场地后,迅速上报情况。业务指导员与问题督办员接力介入,最终帮他盘活原镇政府闲置场地开办帽厂,目前已出口帽子3万多顶。
“四员”服务不仅解燃眉之急,更铺就长远路。武穴市整合核心商圈24间优质商铺,通过“推荐位置、规划业态、谈妥租金”一站式服务减轻创业者负担,已有5家报名入驻;火车站工业园电子信息园建成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30家返乡企业集聚,带动1600余人就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武穴新增返乡创业人员597人,直接带动就业238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6笔、共计1.77亿元。从协调土地流转到解决场地难题,从代办手续到政策扶持,“四员”队伍正以精准服务,让“归雁”在故乡的沃土上安心展翅。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郭娇萍 通讯员王可吉 张帅良 王茜
编辑: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