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研究部署全市教育、乡村振兴等工作

2025-08-01 09:19  

7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洁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传达学习省政府主要领导到黄冈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听取全市教育工作情况、2024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结果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调整2025年社会救助标准(送审稿)》。

会议指出,全市政府系统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奋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要以高效便捷为核心,深化“冈好办”品牌建设,建立“一企一策”精准对接机制,为民营企业在登记、融资、用人、用能、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要以公平法治为基石,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清理拖欠账款等专项行动,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要以常态长效为关键,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始终坚守“亲清”边界,共同营造政企同心、共促发展的良好生态。

会议强调,要遵循规律、因势而动。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优良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遵循县域社会治理规律,坚持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科学务实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更新提质和精明增长。要比学赶超、乘势而上。围绕统筹做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安全稳定”四篇文章,梳理贯彻落实清单,细化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拼作风、比担当、看质效。要改革创新、顺势而为。进一步增强历史主动、加强前瞻思考、强化改革精神,打破固化思维,大胆创新试验,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冈经验”。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教育高质量发展牢牢抓在手上,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黄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对标对表,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科学务实优化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强化黄冈中学与县域高中协同发展,更好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重点围绕黄冈“2312”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开发用好黄冈中学这块“金字招牌”,助力主城崛起。

会议要求,要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主体责任,注重举一反三,确保反馈问题改彻底、改到位。要坚持系统谋划,围绕现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会议指出,社会救助工作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要践行为民宗旨,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强动态管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等工作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要多渠道、全方位抓好政策宣传,让困难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汪欢

编辑:徐宽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10/fd3d805f1c4f38560235a7c67f2502c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