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的黄冈答卷| 徐天治:二十年如一日 绘就“两山”转化新图景

2025-08-23 10:12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黄梅县五祖寺林场场长徐天治二十年如一日,将一片荒山变为资产超3亿元的“绿色银行”,一度濒临倒闭的林场如今年收入达2000万元。8万亩林海正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黄梅县苦竹乡享堂村的苗圃基地内,场长徐天治正带领职工为苗木浇水保湿。

黄梅县国有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场长  徐天治:沿线栽的树都是沙土、不吸水,所以我们近段时间投入了20多个人,每天都在各处搞抗旱。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让黄梅县的山林面临严峻考验。徐天治带领职工24小时轮班守护这片绿色。一株株挺拔的树苗,默默见证着这位“绿色愚公”的坚守与奉献。

黄梅县国有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场长   徐天治:开始林场国有面积只有8803亩,没有地方办公,林场只有5个人上班,林场的产值是零,组织上需要我要我到林场来,我怀着(对)林业的深厚感情到林场来

尽管当时不少人嘲笑徐天治“傻”,放弃赚钱的机会偏要回到林场啃“硬骨头”,但他始终坚信:绿水青山就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本。刚一上任,他便带队前往河北塞罕坝、山东原山、江苏虞山等先进林场学习考察,并提出“市场+生态”的发展路径。为增加收入,他跑遍多地苗木市场,在安徽肥西县发现商机,一杯红叶石楠苗木仅0.3元,培育两三年后,可售价8元以上。徐天治当即引进15万杯试种,最终为林场创收上百万元。此后,他大力推动建设苗木示范基地。

同时,徐天治和林场职工一起开展荒山补植、森林抚育。几年下来,林场的山林经营面积由2012年前的8000多亩扩大到8万多亩。曾经生态系统脆弱的林场,如今已变成多树种、复层异龄的林海。

林场复绿,徐天治瞅准时机,成立森林旅游服务公司,在黄梅县柳林乡望江林区建起民宿和农家乐,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徐天治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黄梅县国有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场长   徐天治     通过这13年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我们林场面积发展到了81303亩,每年的产值我们都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现在固定资产3.1亿元,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8/0145a8a704908ea3f85d8f434c5fd79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