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黄州区教育系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砥砺教师品格,涌现出了一批“四有”好老师,谱写了教育强区建设新华章。在2025年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黄州区教育局遴选了10位好教师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
二十八载春秋,黄冈市齐安学校的孙银利老师始终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以爱为灯,以奉献为路。自1996年踏入学校至今,孙老师从满怀激情的青年教师,成长为深受学生与家长信任的教育工作者。这一路,既有初登讲台时的热忱,也有日常琐碎中的坚持,更有点滴积累的感动与收获。
以爱育心,静待花开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自从教以来,孙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细致的关怀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
孙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与表达能力,鼓励他们每日朗读并发送语音,孙老师逐个倾听、逐一点评;每周布置写话作业,及时批改、公开表扬,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2019年4月,孙老师主设计的少先队活动课荣获一等奖,这是对她教学实践的充分肯定。
孙老师曾在一名学生的练习本中看到这样的造句:“希望——我爱孙老师,我希望做孙老师一辈子的学生。努力——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不让我最爱的孙老师失望。”这些话语让孙老师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是走进孩子的内心,是被他们真诚地接受与信任。
在孙老师眼中,没有真正的“坏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曾有一位学生因行为习惯较差,与同学屡发冲突。孙老师没有简单批评,而是坚持与他谈心,了解他的想法,持续给予引导和鼓励。渐渐地,孩子发生了转变,他的母亲哽咽着对孙老师说:“是您改变了我的孩子。”
敬业奉献,以责任守护成长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孙老师深知肩上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品格。2017年,孙老师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班级,因之前频繁更换老师,班级纪律松散、学风不振。孙老师从每一天的陪伴开始,与孩子们共同上课、真诚交流,逐步建立信任、重塑班风。经过一学年努力,班级面貌彻底改善,孙老师也于次年9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在学生六年级毕业备考的关键时期,孙老师喉咙查出声带息肉,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并休息两个月。但考虑到孩子们正处在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孙老师选择推迟手术,坚持带班到毕业。最终,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家长特意送来写有“潜心育人、德才兼顾”的锦旗。更让孙老师欣慰的是,今年一位家长发来喜讯,告知班上有12名学生考入985、211高校,她说:“孙老师,何其有幸,得师如您。”
家校协同,共筑成长之路
孙老师始终认为,教育是家庭与学校共同的责任。平日里,孙老师注重与家长保持沟通,通过班级群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多表扬、常建议,常推送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2024年9月,孙老师再度获评“黄州区优秀班主任”,这份荣誉,也是对家校共育模式的认可与鼓励。
28年来,孙老师两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多次获市、区级表彰,但最珍贵的,始终是学生的成长与家长的信任。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点亮心灵的过程。未来,孙老师愿继续以爱为舟,以奉献为桨,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更多孩子的成长。
编辑 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