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快看看,我家两个孩子睡觉都打呼,声音还特别响!”近日,黄州的周女士带着9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来到市中心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院区就诊。据周女士介绍,她起初以为孩子打呼是玩累了,可渐渐发现孩子白天在学校注意力不集中,牙齿排列也参差不齐,这才赶紧趁暑假带娃就医,最终姐弟俩均被确诊为腺样体肥大。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当受到炎症等因素刺激时,腺样体可能发生增生肥大,这是儿童群体中的常见问题。
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后鼻孔、压迫咽鼓管,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刺激咽喉和下呼吸道,引发鼻塞、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长期不干预还可能影响颌面骨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如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齿排列不齐等)。
如何治疗?需手术吗?
此次就诊中,经CT和鼻咽镜检查显示,姐弟俩的腺样体堵塞鼻孔面积分别达75%和80%。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王水斌博士为他们实施了经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术,术中采用的低温等离子技术可在40℃~70℃精准操作,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具有出血量少、痛感轻、手术时间短的优势。术后姐弟俩恢复良好,当天即可正常饮食,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基本消失。
王水斌博士介绍,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若孩子腺样体肥大是短暂出现,未引发憋气、缺氧、中耳炎、鼻窦炎或面容改变等问题,可先选择保守治疗,逐步改善张口呼吸等症状;但一旦确诊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需通过症状评估、睡眠检测、鼻咽内镜检查等明确影响程度,再由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王水斌博士提醒,家长若发现孩子频繁打鼾、张口呼吸、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现听力下降、反复鼻塞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排查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早干预、早治疗,避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来源:黄冈日报(记者 马艳明 通讯员 何幸运 范琳琳)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