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门人” 廉洁践行者 ——走进英山县伯仲桥村医团队

2025-09-11 10:16  

8月28日清晨7时,英山县方家咀乡伯仲桥村卫生室准时开门接诊。负责人黄刚与同事夏春满、段慧穿梭于药柜间,仔细清点药品、核对价签,确保明码标价、摆放规范。“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不收受红包——这‘三不原则’,是我们坚守多年的底线。”黄刚一边整理药品台账,一边坚定地说。

伯仲桥村常住人口超2000人,村卫生室5人医疗团队是村民公认的“健康守护者”。75岁的蔡幼华从医数十载,仍坚守坐诊一线;65岁的唐正军、夏春满干劲不减,问诊、取药、随访事事冲在前;年轻村医黄刚、段慧则在前辈言传身教下主动钻研,为团队注入活力。卫生室墙上,一张泛黄的《廉洁承诺书》虽边角磨损、签名褪色,却始终提醒着团队不忘初心。

药柜里的“廉洁经济学”:小处方承载大民生

在全村580余户村民心中,年门诊量近4000人次的村卫生室既是“健康驿站”,更是“廉洁港湾”。此前,高血压患者张大爷为感谢照料,悄悄留下一篮土鸡蛋,村医发现后还回鸡蛋,并说道:“您血压稳定就是最好的感谢,鸡蛋您留着补身体!”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多年来,团队严格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简单不复杂”的用药准则,把“少花钱、治好病”放在首位。2024年,卫生室平均处方费用仅27.6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廉洁不是口号,是看得见的‘健康账’。”公共卫生管理员段慧打开电子健康系统,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全村20余名糖尿病患者、227名高血压患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费用信息,全程可追溯、全公开。

银针与听诊器的“协作”:中西医携手护健康

“唐医生的银针治好了老寒腿,黄医生的听诊器查出了肺部小问题。”村民王婶提起村医团队满心感激。她口中的唐正军擅长中医针灸,黄刚精通西医诊疗,而祖传中医蔡幼华则是中西医结合的“推动者”——遇到适合西医调理的病症,他总会主动建议:“配合黄刚的西药,恢复更快。”

这种“中医辨证+西医精准干预”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目前,卫生室已连续十年实现“零投诉”,成为名副其实的“放心卫生室”。黄刚还带领团队制定“廉洁诊疗四步法”:问诊时主动说明病情与方案,实现“透明化”;药品采购集体议价降成本;收费双人交叉复核防差错;定期邀请村民代表评议、改进服务。他珍藏的“优秀党员”证书,正是团队创新服务的动力源泉。

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微光点亮民心

深夜的山村,摩托车灯在山道上划出的光轨,是村医出诊的信号灯,更是村民心中的“廉洁信号灯”。针对村里的困难群众,团队设立“廉洁基金”——资金全部来自成员自愿从绩效工资中提取的部分收入。遇到困难村民看病,团队主动减免部分药费;对无力垫付医药费的家庭,从基金中先行垫付。2024年以来,已累计垫付2000余元,为多个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健康,更是沉甸甸的信任。”黄刚指着墙上“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村卫生室”两块牌匾,眼中满是自豪。这两块牌匾,正是村医团队践行廉洁承诺的最佳见证。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刘钊海 黄思瑶)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