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村:三招激活“共富密码”特色产业带农闯新路

2025-09-13 10:25  

夏日的杨家湾村产业基地,处处是忙碌身影,女工播撒水果玉米种,男工开沟备种黄州萝卜,另有部分村民忙着给哈密香瓜浇水……这片355亩的土地上,正上演着“土地生金、务工增收、产业链致富”的乡村振兴图景。近年来,杨家湾村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用活土地、设好岗位、延伸链条,让村民在家门口捧上“致富碗”,蹚出一条联农带农促共富的新路子。

土地流转:让“沉睡资源”结出“金果子”

“3亩地流转费2400元,合作社务工一年挣3万多,年收入近4万,比自己种地划算!”脱贫户徐友顺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饱满的水果玉米种子笑着说。在杨家湾村,土地流转不是“一租了之”,而是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全村150户流转的355亩土地中,80%种满黄州萝卜、水果玉米、黑莎皇无籽西瓜等时令果蔬。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就能为农户带来共计10万元总收入,曾经闲置的“荒田”,如今变成了持续产金的“宝地”。“我家地是熟地,肥,种啥都好!”徐友顺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作物,眼里满是希望——土地流转不仅让他多了份稳定收入,更让“靠地吃饭”有了新盼头。

务工岗位:铺就“家门口增收”快车道

清晨7点,脱贫户孙婆婆已在生产车间忙碌,将新鲜莲蓬倒进脱粒机,再搬到晾晒场铺开。“年纪大了外出找不到活,在这里做一天挣80元,中午还能回家照顾生病老伴,一举两得!”考勤表上,孙婆婆每月至少出勤15天,月收入超1200元。杨家湾村依托产业基地,全年设置播种、采摘、分拣、包装等灵活岗位,覆盖田间到车间全环节。技术岗日薪300元,临时工最低80元/天,每年发放务工工资15万元。“以前给自己种地一年见不到钱,现在做一天结一天账,浑身是劲!”村民们的感慨,道出了“家门口就业”的实惠。不同年龄、技能的村民都能找到活儿干,劳力真正变成了“活收入”。

产业链延伸:撑开“抗风险致富”保护伞

“这几箱黄州萝卜片发往武汉、广东,板蓝根菜籽油寄去江苏、上海,记得贴‘湾湾生态’标签!”合作社产品库里,负责人指挥工人打包发货。杨家湾村不满足于卖初级农产品,而是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让附加值翻番。萝卜干、萝卜丝手工制作,板蓝根菜籽油代加工,再通过抖音电商销往全国——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包装后,价值提升5倍以上。村民不仅种庄稼,还能进车间加工、帮直播间带货,共享产业链利润。“以前萝卜直接卖一斤几毛钱,现在做成萝卜干一斤能卖好几块!”参与加工的村民说,全链条模式让收入更稳,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夕阳下,载着特色农产品的货车驶出村庄,车间灯光映着村民的笑脸。在杨家湾村,土地流转让资源变资产,务工岗位让劳力变收入,产业链延伸让风险变机遇。355亩土地上的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共同富裕的种子,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来源:黄冈农业农村

编辑:龚丽君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9/050fc7d30e04c5dcd5cad51d2010f0f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