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匡河镇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矛盾化解在源头 风险防控于未发

2025-10-10 11:09  

1至8月,罗田县匡河镇化解矛盾纠纷304例,化解率为98.35%;受理阳光平台信访件47件,接待来访群众162人次,44件信访件已经处理回复到位,群众评价满意度为100%;“两访一排”专项行动期间排查矛盾纠纷160条,化解率为99%。

这一组组数据,是该镇“矛盾化解在源头、风险防控于未发、安全意识入人心”理念的实践。

用心用情化纠纷

岱家畈村赵氏三兄妹之间感情不和,派出所曾出过警。

父母去世后,未出嫁的赵小妹(化名)决定重新修葺老房子,但弟弟赵三(化名)不同意排水沟经过他家地段。6月中旬,平安守护员将矛盾纠纷信息上报到镇综治中心。该镇多次召集综治办、村委会等部门以及驻村干部,为赵氏三兄妹调解。

“你们三兄妹闹成这样,如果父母还健在的话,他们会多伤心难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和调解,矛盾得以化解。

该镇有30个村委会、2个社区,6万多人口。在矛盾纠纷排查、处置化解方面,该镇总结出“135”矛盾风险闭环处置机制:排查梳理、上级交办、系统反馈的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镇里每周一以交办单的形式交办给驻点干部,每周三由分管副书记召开交办事项化解调度会,每周五由镇主要领导和分管副书记就难以化解的事项集中进行研判。

“我们的矛盾纠纷排查处置化解闭环机制做到了每件事都有人领办、每个矛盾纠纷都有人去调、每个当事人都晓得政府在帮助处理,这是枫桥经验在匡河镇的创新运用。”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学说。

以心换心解心结

2024年,安仁山村的周某溺亡。

周某的妻子匡某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儿子有残疾。周某去世后,家里丧失了唯一的劳动力,匡某生活陷入困境。该镇组织相关部门与匡某坐在一起“唠家常”,了解其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镇政府协助其办理残疾证,根据实际情况上调其子低保标准。匡某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根据检查结果协调医保部门认定为慢性病患者,建议民政部门对匡某家实行救济补助。

“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将心比心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诉求,解决方案尽可能做到双方满意。”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冯曙说,这是该镇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思路。

该镇整合乡镇“六办三中心”和相关镇直单位力量,集群众来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等多项职能,建立群众来访首问负责、统一受理、分类流转、限时办结、全程跟踪的机制,每日两名党政班子成员坐班,协调解决重大复杂问题,确保群众有诉求找得到地方、有问题有人能接待、矛盾有部门能解决。

“一湾一哨”守平安

8月16日13时许,观音山村2名中小学生私自下塘堰游泳,防溺水巡查队制止后,联动镇平安办、派出所及村干部迅速到场处置,同时要求家长加强暑期监护与安全教育,严防类似事件发生。

年初以来,该镇坚持排查在前、防控在先,对辖区实施网格化动态管理,按照“一湾一哨”设立平安守护员504名,对巡视发现的电信网络诈骗、传销、安全隐患、极端事件等违法线索、紧急情况,及时上报,综治中心“吹哨”,通知镇、村干部迅速到场研判、应急处理。平安守护员通过“顺眼”发现、“顺嘴”提醒的方式,向群众普及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林志文  通讯员 丁晓琴 王书颖

编辑:汪泽滋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510/b2dc885417efabae42f6e62666b4f16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