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冈市生态环境局英山县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成为撬动乡村蝶变的支点。通过创新“政府主导+专班推进+群众参与”模式,统筹推进“厕污垃”协同治理,让乡村环境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

走进温泉镇大垴寨村,一幅洁净宜居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房前屋后绿植掩映,村道干净整洁,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以往困扰村民的蚊蝇异味显著减少。

温泉镇大垴寨村村民 陈宝平:以前那个污水在路面上流,不管到哪里总是一股异味。现在的污水从下面流,路面没有异味,整洁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大垴寨村实施了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采取“小三格+大三格”集中厌氧发酵处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到本地100亩猕猴桃基地作为有机肥施用。仅肥料一项每年可为基地节省成本20万元,预计年节本增效70万元。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英山县分局土壤污染防治与自然生态股负责人 舒思焱:本项目因地制宜,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采用污染治理与自然化利用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污水变废为宝。

温泉镇大垴寨村财经委员 周俊:项目实施以来,所有的污水都收集起来了。对我们产业发展也有很大变化,“大三格”发酵出来的水我们产业基地也用于灌溉,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带动旅游经济。

近年来,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黄冈市生态环境局英山县分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和城管执法部门推进“厕污垃协同治理”,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以治污“小成效”推动农村“大变样”。截至7月底,全县新增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改155户,普及率达87.85%;新增完成2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提升至58.91%;新增54个自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7.94%。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英山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军:
巩固提升“厕污垃”协同治理成效,关键在于健全长效机制。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统筹 凝聚治理合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乡镇落实、村组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英山实际,持续深化“因地制宜、源头减量、资源循环、生态宜居”的治理路径,强化全过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协同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取得更大实效。
二是深化共同缔造 激发内生动力
各镇村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多项工作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是夯实项目支撑 破解资金瓶颈
后续我们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同时,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保设施“建、管、护、用”并重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设施“用得好、长受益”,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来源:英山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