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功为一块面积达507亩的收储开发地块申报了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融资金额2.2亿元。债券资金全部用于土地收储及前期平整、配套工作,为土地后续推向市场、多元利用积蓄发展势能。
土地“晒太阳”,项目“等地用”一度是困扰地方发展的难题。今年8月,团风县率先破局试点的《储备土地“用、租、售、融”改革创新暂行办法》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实施,标志着这一改革探索获得省级认可并进入机制化运行轨道。
今年以来,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勇于改革创新,探索以“用、租、售、融”为核心的储备土地多元利用新模式,将静态的土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活性资本,探索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多方共赢的新路径。
《办法》的核心在于建立高效的“过渡期”土地利用机制,允许对收储后暂未出让的土地进行最长达两年的临时利用,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难”与“土地闲置荒”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办法》明确公益性项目可申请“免租金”使用土地。
“用”于公益,破解民生难题。针对位于团风县思源学校附近一块长期闲置的90.87亩土地,该局在精准调研周边师生和居民需求后,将这一地块收储后规划建设为“停车场+社区公园”的复合功能公益区,不仅缓解了学校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与停车压力,也为邻近居民提供了休憩锻炼的空间。
“租”出灵活,护航项目落地。为满足湖北汇盛木业有限公司胶合板项目前期生产的急迫用地需求,该局将一处34.8亩储备地块短期出租给企业。这种“租用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土地闲置,增加了租金收益,更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投产时间,实现了招商引资与土地高效利用的双赢。
“融租”并举,保障企业发展。在“融”的环节,团风县大胆创新,将储备土地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相结合。对于县投资公司两宗共128.41亩的收储地块,该局采用“融租并举”策略,一方面将其纳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整体申报以筹集发展资金,另一方面与现有租户辉创重工续签协议,保障企业生产连续性,实现了融资推进与稳定经营的“无缝衔接”。
融售联动,同步锁定收益。该局还试行“融售联动”模式。对一宗68亩的专项债项目库地块,在利用专项债资金进行前期开发提升价值的同时,积极开展“预招商”,与意向单位签订预出让协议,提前锁定未来收益,为专项债项目实现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提供了坚实保障。
团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在严守用地政策红线的前提下,这一改革不仅是具体方法的创新,更是政府角色从“土地管理员”向“城市经营者”的转变。通过“用、租、售、融”的组合拳,团风县正在将土地资源转化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支撑融资的活性要素。
团风县将持续深化此项模式创新,完善长效机制,致力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要素支撑。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邓义 李先秋 熊炜
编辑:汪泽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