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黄冈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该局正在加紧完善“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迎接主汛期的实战考验。
黄冈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日,南方多地防汛形势严峻。未来几日,湖北东南部等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防汛压力大。防汛,除了靠传统的“脚底板”不间断的巡查,更需要时刻在线的“智慧双眼”严防死守。
据介绍,“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系统共接入33个专题数据包、38175路视频信号,设“矢量底图、降水简报、气象预警、降水图层、监测对象、重点关注”六大模块。
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预测天气变化
模块包含水雨情监测预报、防洪工程调度、远程可视化应急指挥等功能,设置1278个水库、河湖、涵闸水位监测站点,873个地质灾害监测站点,468个气象水文监测站点,14个易涝点监测点等。
走进市应急指挥中心,迎面就是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面实时显示着雨量、水位等各种数据。
“哪块区域过去和未来的降雨量是多少,哪个水库水位超过了正常蓄水位,城区哪里发生了内涝,附近哪里有救灾物资、救援队伍,通过这一张图,可以一目了然。”黄冈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国防告诉记者。
值班人员紧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通讯员 供图
5月20日,黄冈市政府在浠水县巴河镇下巴河北永支堤举行2022年黄冈市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积极探索科技防汛新机制新方法。
演练首次采用了云现场,实现了联接各级、直通现场,市长坐镇指挥中心远程调度指挥,常务副市长在演练现场靠前指挥,“线上+线下”同步保障防汛救灾决策、指挥、调度、实施各环节运转高效流畅。
单兵、GNSS地表位移检测仪、水上机器人、能抛投的无人机、摩托艇……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让防汛实现了科技赋能。
指挥中心与演练现场互动。通讯员 供图
一系列科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智慧+防汛”的生动实践。
黄冈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余振国说,黄冈的科技防汛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满足单一应用需求到提供综合业务管理功能的发展过程。
黄冈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防汛应急指挥“一张图”,既是受“科技保安”的启发,也是对已建成“5G+森林防火智慧平台”相关业务的进一步扩展。
2021年11月,黄冈着手建设“5G+森林防火智慧平台”,包括一个系统、一个市级监控中心,11个县市区监测平台,101个乡镇监控点,468个高清摄像头,579个云广播。
在重点森林防火期内,乡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值班员每天盯着“5G+大别山森林防火智慧监测平台”,忙碌地处理着平台发出的报警信息。
“在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我们借助森林防火监测平台,对全镇重点森林防火区域实行全覆盖监测,足不出户就能实现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实时巡逻、自动报警,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黄冈市团风县贾庙乡林业站站长徐珍平说。
黄冈市应急管理局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贺勇介绍,变过去的电话接警为现在的事前预警,变过去的督办检查为现在的全域防控,变过去的盲目扑救为现在的科学调度,一旦出现火情,处置过程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真正实现了早预防、早发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统计显示,与上一轮森林防火期相比,黄冈全市火灾起数同比减少50%、过火面积同比减少86%。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