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红安县纪委一纸问责通报,再次警醒党员干部坚守责任担当——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巡查组对城关镇、华家河镇进行巡查,发现城关镇黄魏家村和华家河镇石咀村、新庙村、付冲村等4个村均无人值班。为此在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会上,点名批评城关、华家河镇党委,经研究决定作出给予免去4个村村支部书记职务的处理决定,其中一人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4个村的镇驻村干部给予通报批评。
随着《问责条例》的发布,失责必问责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已经覆盖全党。如何确保《问责条例》落实到位?如何达到鸿忠书记的要求(把红安建设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据地)?红安县通过强化问责、全面巡察一系列组合拳,力争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抓学习,拧紧思想“总开关”。《问责条例》颁布后,红安县委迅速行动,县委中心组先行先学,专题研学并进行研究部署,县委书记带头解读。及时下发通知,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担当管党治党责任,把学习贯彻《问责条例》作为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认真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跟紧赶趟,县委从严治党办公室、县纪委联合督导,在全县掀起学习、研讨高潮。截止到目前,已经开展专题学习79次,135个党支部将《问责条例》放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必学内容,县级党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组织科局级、股级等3个培训班专题学习条例7场次。
抓宣传,创新工作“新举措”。第一时间利用短信平台、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转发一图读懂《问责条例》及全文相关内容,把条例内容贯穿到日常生活中,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召开专项学习会,采取“逐字扫描”的方式,逐句、逐条、全面、通篇学习新《条例》的全文。同时,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以五类案例解读五大问责情形,使条例内容深深刻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心中。通过广泛深入反复地开展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法规制度、党员身份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使《问责条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截止到目前,已发送短信3000余条,推送“微信息”40余条。
抓制度,织密问责“监督网”。去年,县委常委会反复研究讨论,出台《中共红安县委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若干意见》,被媒体誉为全国县级史上最严“从严治党令”。提出“十个一律”、“十个从严”等硬性规定,剑指基层“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今年,又依据新颁布的《问责条例》,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出台了《中共红安县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中共红安县委常委会及其成员2016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从严治党制度体系,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问责系列规章制度心存戒尺,引导大家在实践中看淡权力,看重责任,强化规范意识,守住纪律底线。
抓惩处,紧握纪律“水平尺”。“善除害者查基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红安县委坚持抓细抓小,从一餐饭、一杯酒、一包烟、一趟车、一次考勤等细事抓起,坚持每日巡查、每日通报、每日曝光。工作日中餐饮酒的,一律免职、党纪政纪处分;对服务群众不上心、吃拿卡要的,一律启动问责,通报曝光;对不贪不占也不干的庸官、懒官、混官,一律电视约谈、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情节严重的,启动问责。今年上半年,红安县各级领导带头开展暗访巡查、县委巡查专班开展日常巡查,累计巡查暗访74次,巡查单位92家,发出巡查通报54期,短信2万多条,通报11个单位,处理处分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