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刘彩霞 胡梦尹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快哉杯”全国首届小学生原创作文大赛、湖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陈漪频等近百名学生荣获国家、省级作文比赛一等奖或优胜奖,300余篇学生习作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他,就是武穴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郭永友,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学生们铺设一条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让他们在文字的世界里绽放光彩。
独创“状物五行法”——
创新作文课堂教学
12月10日,第二节课,这是一堂写作课。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放着各式小物件的课桌上,每一件都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等待着被讲述。
郭永友站在讲台前,举起一只旧风筝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从这只风筝开始,写一写物件背后的故事。”话语间,他将风筝轻轻一抛,风筝在教室里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孩子们的目光也随之而动。
这时,他抓住时机,开始讲解独创的“状物五行法”,以风筝为例,从外形、质地、功能、联想到情感,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在他的启发下,孩子们的思维被点燃,开始仔细观察手中的物件,用心感受其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平日里写作文总是抓耳挠腮的李昀谦,此刻灵感泉涌。他从自家那只陈旧的风筝写起,描绘着祖父手把手教他扎风筝、放风筝的夏日午后,文字中充满了祖孙情长和童真童趣。这样的场景在郭老师的课堂上屡见不鲜,每一个孩子都在他的引导下,挣脱写作的桎梏,笔下生花。
2022年,学校搬迁至玉湖校区。面对新环境,孩子们虽然满心感触,却不知如何下笔。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漫步校园,观察每一处细节,感受每一处美好。从花园到操场,从教学楼到文化长廊,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欢笑。
魏可可同学写的《玉湖,我们来了!》,开篇便描绘了踏入校门的瞬间,阳光倾洒、金色光斑跳跃,满心雀跃的情感跃然纸上;黄奥的《一片冰心在玉湖》,借校园人工湖的澄澈湖水与嬉戏游鱼,抒发对新环境的深深眷恋与喜爱。这些佳作被武穴市教育局《小荷才露》专栏选中,在全市推介。
化身“故事魔法师”——
带领学生开启文学启蒙之旅
课堂上,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他化身“故事魔法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和生动的想象力,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他讲起了“云朵变装秀”的故事,把云朵比作调皮的孩子,时而变成蓬松的棉花糖,时而化作威风凛凛的大狮子,又时而变成弯弯的小船。
孩子们听得入神,小脸蛋满是兴奋,纷纷举手模仿。胡未雨说道:“老师,大树像绿伞,给我们挡太阳”……郭老师一一倾听,不住点头称赞,课堂满是欢声笑语。
课后,他常常埋首桌前,认真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对每一篇稚嫩的文字都逐句斟酌,评语详尽而贴心,红色笔迹中满含着对孩子们的期许与鼓励。
每届学生毕业时,他都会精心整理习作,择优结集出版。这本作品集被他取名为《文影》,寓意着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与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生陈映榜写道:《文影》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更是我们迈向青春、记录童年的珍贵纪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在文学道路上付出的努力与汗水。
春风化雨点亮梦想——
激励一届届学子遨游书山文海
在一次市级作文竞赛选拔中,张帆手中的笔似有千斤重,迟迟落不下第一笔。这时,郭老师轻拍他的肩膀,声音不大却有力:“相信自己,你能行!你平时文字里那股灵气,老师都看在眼里,只要大胆写,定能出彩。”
张帆回忆道:“在郭老师的鼓励下,我环顾教室,目光落在窗外那株努力生长、虽无名却绽绿的小树上,灵感乍现。从这棵小树不惧砖石挤压、奋力向阳起笔,融入自己对梦想的执着坚守,行文渐入佳境,如愿斩获竞赛奖项。”
2023年,张帆如愿考入黄冈中学。临行前,他将满心感恩凝于笔端,写下一封感谢信《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您》寄给郭老师,字里行间,皆是回忆郭老师温暖关切的目光、有力鼓励的话语,助他跨越心理难关、扬帆梦想之海的珍贵过往。
说起郭永友,家长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郭老师的作文课有物、有情、有味,妙趣横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和成长。”家长们感叹,在郭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写作,更学会了如何感受生活、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