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明振 通讯员刘新福 梅志文)3月20日,武穴市大法寺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基于工农业固废再生土壤示范项目开工。
大法寺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基于工农业固废再生土壤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2.7亿元,涵盖再生土壤农业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推广、矿区生态修复、农用地综合整治等多个领域。该项目由武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中能建民本(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华仙表示,“基于工农业固废再生土壤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依托中国能建的央企技术优势和民本集团丰富的地方资源,聚焦磷石膏、矿山尾泥、畜禽粪污等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新质生产力,将其转化为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土壤,不仅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为矿区生态修复、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把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抓手,成立市领导工作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2020年以来,武穴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和联席会议,组织编制《全域项目实施方案》,立足大法寺镇畈上、梅均等8个村的资源禀赋,搭建全域平台,将占补平衡、旱改水、高标准农田、产业基地、住宅用地复垦、矿山矿区治理、生态水系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等13个子项目整合打包,进行规划设计并申报立项。经黄冈市级审核、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竞争性评审,大法寺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最终作为“省级试点项目”得以实施推进。
“项目的顺利开工体现了政企合作的诚心,彰显了武穴市以全域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决心。我们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打造标准化‘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武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秦良骥表示。
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化解项目区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把千余亩废弃工矿用地转化为“油菜花海”,同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0亩,实现潜在经济价值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