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卫健系统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心为民守健康 实干笃行谱新篇

2025-07-27 10:05  

72岁的廖大娘在石佛寺镇遭遇车祸后,被就近送往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石佛寺卫生院。家属焦急地问:“需要转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做CT吗?”医生回答:“不用,我们已连接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诊断平台,CT检查结果会实时传输,由那边的专家阅片并出具报告。”随后,廖大娘的颅脑CT影像资料直接传到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平台,放射科副主任居行行隔空阅片后判断:“患者脑挫裂伤,有部分出血,须立即手术。”征得家属同意后,市第一人民医院迅速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将患者转入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之所以精准高效,得益于武穴市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上下联动机制,织密了全市的“生命之网”。这也是武穴市卫健系统上半年工作的生动写照——从城区医院的无影灯到乡村诊室的血压计,从急诊抢救的绿色通道到社区慢病的日常管理,一张立体交织的健康守护网,正温暖守护着百万群众。

以“六全”举措,铸廉洁清风

“处方权连着生命线,绝不能沦为谋私的工具。”5月26日,在武穴市卫生健康局廉政党课上,警示教育片《斩断“黑手”》的镜头让在场党员干部深受震撼。

今年以来,武穴市卫健系统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围绕党建引领,将纪律作风建设融入工作,以“六全”举措打造风清气正医疗生态,让廉洁行医成为医护人员职业底色。

全面学,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和关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把握省市会议精神,通过案例通报和工作提示,强化思想武装。

全员议,激发内部反思。以“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带系统”为主题开展大讨论。机关人员聚焦违规吃喝、打牌赌博问题,医院还讨论医德医风与腐败问题,各支部和科室人员踊跃发言,共同推动行业作风改善。

全力查,暴露问题关键。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精障、心电一张网等重点领域积极自查自纠。多次召开党组会查摆集体问题,借助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相互查找问题。

全域讲,营造廉洁氛围。通过讲党课、研讨发言、提醒谈话等方式,将纪律和廉洁要求传递给每位党员干部,构建全方位廉洁教育网络。

全程改,实现问题转化。对上级指出问题整改取得显著成果,解决违规借人问题,清理僵尸群,提升精障人员相关指标,新增家签人数。在开源节流、隐患化解、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全新建,着眼长远发展。围绕机关管理、人财物管理及能力提升进行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党员春训、业务培训等提升人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完善管理机制。

据悉,今年以来,武穴市卫健系统以党建为舵,将纪律作风建设融入血脉:3月启动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形成20份任务清单、2场专题研讨、8次中心组学习的闭环体系,4081人次接受谈话提醒,让廉洁行医的种子在心底扎根,清风正气拂过医院的每个角落,患者的笑容里,多了几分踏实与信赖。

医改攻坚破壁垒,资源下沉惠民生

“以前得跑武穴市里的大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微创手术了!”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龙坪卫生院医生周玲的话,道出了基层医疗的蜕变。

这背后,是44名市级专家组成的“下沉战队”。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国芬带队12次奔赴龙坪,从病历书写到手术细节,手把手培养基层队伍。今年上半年,专家下沉服务15723人次,医学检验、远程会诊等五大中心技术下沉13.8万人次,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信息化建设蹄疾步稳。投资5600万元的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初见成效,按区域互联互通4甲标准打造的“数据高速路”,让检查结果互认、电子健康档案共享成为可能。“心电一张网”的AI大脑更是神奇,28名心梗患者通过完善的胸痛转运救治体系,平均救治时间缩短至50分钟。

医疗版图持续升级。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牵手“e联同济”平台,新增5个专科联盟;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中医医院7个专科成为黄冈市重点;3个基层特色专科通过自评。上半年县域就诊率95.34%、基层就诊率70.21%,勾勒出“预防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图景。

中医传承焕活力,守正创新铸品牌

通天河景区的蕲艾体验馆里,艾草清香四溢;朱木桥社区的广场上,“我艾健康”义诊摊位前排起长队……武穴的中医药故事,正被人民网的镜头记录。

武穴实现了12家镇卫生院中医馆、174家村卫生室中医阁的全域覆盖,“网上点单、送药上门”的便捷服务,让中医药焕发新生。

人才梯队在蓬勃生长。50名中医药人才专项招聘正在进行,394名基层医生学会中医适宜技术,138名西医跨界“学中医”,419名艾灸师持证上岗。2名全国老中医专家、1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领衔的“智囊团”,让岐黄之术得以传承。此外,“蛇王谷”项目破土动工,吕氏艾香进驻景区展台,中医药与文旅融合,为健康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健康保障筑防线,重点人群受关爱

每周三,朱木桥社区的老人们都会盼着家庭医生周婷的到来。作为全市184支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周婷的足迹遍布300多户家庭。今年上半年,28.7万群众新签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2.43%,500余名在外人才的留武家属也被纳入服务网。

“一老一小”备受关爱。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余川卫生院的老年友善病房里,78岁的刘婆婆在智能康复设备上锻炼,护士的搀扶温暖人心。目前3家老年友善机构建成,年底将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8%,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2.44‰,一系列优于国家标准的数据背后,是对6590名学生的健康监测、3698名幼儿的入园体检。

项目建设强基础,长远规划谋发展

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的封顶大吉,武穴市经开区综合医院将于9月份启动搬迁,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楼95%的土方工程,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中医医院永宁院区医养中心改造项目正在进行测评……

盛夏的武穴,卫健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上半年争取资金18421万元,1.3亿元债券资金注入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楼,5.3亿元专项债为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慢性病康复中心、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中医医院(一期)、武穴市医共体总医院中医医院(二期)医养康养中心等3个项目“输血”,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建筑,是未来健康的基石。

《武穴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通过评审,9个谋划项目中3个已立项,16家村卫生室新改建工程稳步推进——2家新建村卫生室已破土,6家改造项目过半,年底前,更多乡村诊室将旧貌换新颜。从“心电一张网”的生命速递,到家庭医生的风雨兼程;从中医馆里的望闻问切,到新建医院的拔地而起,武穴卫健人用实干丈量着健康的厚度。“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我们的成绩单。”武穴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华锋的话掷地有声。下半年,随着医共体信息化提速、更多项目竣工,这幅健康惠民的画卷,必将在武穴大地上铺展得更加绚烂。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马艳明  通讯员 周行 王怡

编辑:黄俊杰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507/c261813ea5590e05c025df372451ca6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