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句关乎心梗患者生死的警示,在罗田的山乡村落,正被一张数字化“心电网络”重新定义。曾经,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辗转求医的艰辛、基层诊断能力的短板、危急信息传递的迟滞,这些难题如巨石压在心头。如今,在黄冈市统筹布局及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心电一张网”应运而生。它以科技为经、协同为纬,为全县百姓织就了一道坚固的“家门口的生命防线”。
从“奔波求医”到“指尖问诊”,网络延伸守护触角
2023年,罗田“心电一张网”项目启动。一年后,罗田县总医院心电诊断中心成立,迅速实现与乡镇互联互通。2025年,首批112台新心电图机进驻各村卫生室。短短两年多,这张网完成了从县级核心枢纽到村级末梢的全面贯通。
当下,村民在村卫生室花几分钟就能完成心电图检查,数据如“特快专递”般瞬间传至县总医院专家眼前。河铺镇簰形地村村民王世光因持续胸闷到村卫生室就诊,卫生室村医迅速上传数据,县总医院3分钟内确诊其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后续救治赢得黄金时间。这种“村级检查、县级诊断”的创新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涓涓细流,淌到百姓家门口。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守护”,数据见证生命奇迹
“心电一张网”的力量,既体现在紧急救援的争分夺秒中,也藏在疾病预防的细致环节里。
生死竞速时,它跑赢了时间:自2024年起,县总医院胸痛中心为2258名心梗患者打开生命通道,168人重获新生,从确诊到血管开通平均仅用65.7分钟。曾经患者可能在路上耗费的两三个小时,如今都成了抢救生命的“黄金窗口”。乡镇卫生院也成绩显著,累计完成50余例胸痛溶栓,基层医疗“哨点”能力大幅提升。
日常健康筛查中,它筑牢了防线:2025年上半年,5.13万人次老人享受免费心电筛查,4158个潜在风险被提前发现,其中八成是65岁以上高龄老人。2025年1月至7月,县总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为村级卫生室完成1107例诊断,通过科学调药、健康指导,成功规避风险519人次,及时转诊救治57人,2人经提前预警成功植入支架。
从“单点作战”到“协同联动”,体系重构健康生态
“心电一张网”绝非孤立工具,而是县域医疗“心脏传导系统”的核心。它与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站紧密协同,深度融入全县急救体系:村卫生室初步筛查,县总医院确诊,危急时刻迅速转运。一条高效“救心高速路”就此搭建,让健康守护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预警”。
待年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后,这张网将进一步升级:网眼更细密,延伸至每一个需求角落;根基更牢固,持续为乡村医生赋能,提升基层医疗能力;联动更紧密,与急救体系无缝对接,确保“一键响应”;防线更靠前,利用筛查数据强化科普宣教与高危人群管理,真正让预防走在疾病前面。
以心电为“针”、网络为“线”,罗田“心电一张网”正凭科技力量缩小城乡医疗差距,借协同合作跑赢救命时间。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它让每一次心跳更稳健,让每一条生命在安宁中延续。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倪志 陶宏楷)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