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结束后,浠水县持续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降水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局地已出现轻到中度干旱。为守护农田墒情、缓解民生用水压力,浠水县气象局精准研判、科学部署,轮流蹲守符合人工影响天气流动作业点,为干涸土地送来“及时雨”。
提前备战:组建专业队伍
全域蹲守抓“天时”
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浠水县气象局迅速组建两支专业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选拔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配备BL型火箭发射架等先进装备,并对作业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确保性能稳定。同时,作业队伍分赴多个流动作业点轮流蹲守,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抓住有利天气时机。
精准出击:雷达追踪+空管联动
确保作业高效落地
9月8日午后,县气象台监测到一股携带水汽的降雨云系正从西北方向浠水县移动,经会商研判,该云系具备人工增雨催化条件,且将于当日午后覆盖我县南部累计降雨较少区域。作业小队迅速抵达现场,划定安全警戒区,疏散周边群众,完成火箭发射架角度校准、炮弹装填等准备工作。
14时许,气象台值班员通过雷达实时监测到云系强度持续增强,向作业小队同步通报“降水回波已抵达作业区域上空,催化条件成熟”。与此同时,作业人员向空管部门申请的作业空域与时间顺利获批。随着“发射”指令下达,增雨火箭弹依次升空,精准射入目标云层。
成效显著:雨润农田
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作业后,浠水县西部乡镇出现降雨,随后雨势逐渐加大。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成效显著,小时最大降水量达50.7毫米。对缓解当前旱情、改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
“这场雨下得太及时了!之前地里的水稻叶子都蔫了,现在喝足了水,眼看着就精神了。”种植大户李建国站在田埂上,看着雨水滋润农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次降雨不仅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为秋粮作物恢复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缓解了部分村组的居民用水压力。
持续守护:24小时监测
随时准备再“唤雨”
浠水县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浠水县正处于干旱防御关键期,气象部门将继续保持应急状态,24小时不间断监测天气变化,密切跟踪大气环流与水汽条件,一旦捕捉到适宜人工增雨的天气时机,将立即组织作业队伍开展后续作业,全力以赴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以精准气象服务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来源: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