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田法院走访调研改造中的建国·璞隐酒店建设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曹雯、通讯员石磊、万博)“真没想到,曾经的闲置资产,如今成了罗田文旅新地标!”站在全新开业的建国·璞隐酒店门前,罗田县国投集团旅投公司总经理刘定感慨万分。今年10月1日,这家按四星级标准打造的高端酒店正式迎客,而其前身,正是停滞多年的“天堂人间”酒店。
这一转变,源于罗田法院创新推进的“司法服务大财政体系对接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在法院多次协调下,县国投集团通过司法拍卖以2330万元成功收购该资产。“从资金对接到手续办理,法院全程保驾护航,让国有资产在盘活中保值增值。”刘定说。
这正是罗田法院以司法智慧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院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准对接企业急难愁盼。通过深化“三站三全”服务,商事共享法庭调解案件326件,为12家危困企业提供重整支持,助力15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同时,打通资产处置通道,引导国资参与盘活闲置资产,对破产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推动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5年,该院申报的司法财政联动机制改革成功入选省级试点,通过“政府牵头、法院指导、部门协同”新模式,为企业资金纾困、资产处置等方面打通了关键通道。
在正光药业破产重整案中,这一机制的效能得到充分体现。面对巨额债务和复杂债权关系,法院主持召开府院联动推进会80余次,最终引入国有资本完成重整,使该县中药生产龙头企业重获新生,保住了国字号GMP、GAP认证品牌。通过府院联动与国资兜底收购,南方家具公司破产案成功盘活350亩优质土地。
“我们着力将‘调、判、执、破’等司法手段,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司法动能。”罗田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丁俊介绍,通过深化府院联动,已累计盘活闲置资产2.1亿元,助力新上企业6家,带动就业200余人,实现税收近3000万元,有效盘活了“僵尸企业”闲置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