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治班的锦囊妙计

2024-11-29 16:07  

英山县实验小学 胡娜

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我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真的是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在这里,我分享一下常用的一些工作小妙招。

自己人效应。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首先,不要和学生形成对立关系,不能摆架子高高在上,尽量少用“你们”,多使用“我们”。面对学生要真诚、要平等,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要有生活化的交流。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儿童节、生日等,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

过来人效应。可以跟学生推心置腹,说每个老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在成为老师之前也念了很多书,也当过十几年的学生,也有过差不多的经历,你们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们感同身受。在漫长的读书生涯里,老师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老师,所以,我们比你们更清楚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调味品效应。跟学生谈话时,不要板着脸,直奔主题,可以先和学生拉家常,说说废话,聊聊天。比如最近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新鲜事,压力大不大。拉把椅子,让学生坐下来;倒杯热水,让孩子暖暖手。这些“调味品”,可以打破学生筑起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使后续的谈话更容易进行。又可以由此及彼巧妙地实现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弦外之音,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设定的教育情境。

倾听者效应。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先让学生说话,不要急于否定。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了什么,教师都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在他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转折。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互惠心理——你对我理解宽容,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安全阀效应。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将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致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为“安全阀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置合适的情绪出口,缓解他们的各种压力,必要时还要联合家长一起进行。

三明治效应。所谓三明治效应,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或肯定的内容中进行。让批评也变得很美味。运用三明治法则可以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三明治效应可以在谈话中反复运用,但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始终掌控着谈话的主动权。既不伤害学生感情,又指出学生问题。

让一步效应。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先提出一个高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低要求,低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被称为“让步效应”。让步效应对班主任说服学生的工作也很有意义。班主任试图达到教育目标时,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时,再让一小步,学生就会觉得做到这步并不是那么困难。让出一小步的心理暗示意义大于让步的实际意义。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11/d583df0bd5723a7ea7c85e95efba633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