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打造安全粮品牌:年薪百万的手机芯片设计师李明攀 化身新农人“领头雁”

2025-10-28 10:52  

15年前,他是年薪百万的手机芯片设计师;15年后,他是满身泥土的“新农人”。李明攀用16年时间,把14片撂荒山地变成国家级生态农场,把108亩“卖不完”的稻谷做成覆盖7省、万余亩的产业链。李明攀的返乡创业故事没有传奇,只有脚印。

白领转身,“孤勇者”闯进山沟沟

不惑之年的李明攀,因身体亮红灯与职业倦怠,辞去长三角手机芯片设计高薪岗位,带着100多万元积蓄回到湖北黄冈农村,一口气流转108亩稻田,注册“谦益农业”,开启自然农法创业路,立志打造“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安全粮品牌。亲友一致反对:农业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但他只做一件事:埋头干!

山区撂荒地变宝地, “正三角”滚出万亩生态农场

李明攀跑遍大别山、太行山、云贵高原,发现交通不便、百姓弃种的半山腰梯田,正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风水宝地”。他提出“正三角”模型:小面积试种——控制亏损——市场验证——再扩规模。用实践规避“规模陷阱”。谦益通过走“正三角”——初期108亩、300亩、500亩阶梯式试错,亏损总额可控;第六年接近盈亏平衡后,再由市场订单反向驱动扩张,目前扩大至7省14个基地,覆盖总面积逾万亩,实现规模化盈利。他说:“农业是‘时间的朋友’,先用小成本换经验,再让需求拉动规模,而不是让规模拖死自己”。2022年谦益农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生态农场”。

三产融合拉长产业链,一粒稻掀起价值风暴

2015年起,公司沿“种植——初加工——深加工——文旅”路径,从单一种植向食品深加工、休闲文旅延伸:碎米熬成麦芽糖、黄豆酿成酱油、白糯米变身黄酒,自建九蒸九晒黑芝麻丸、有机谷物粉等“零添加”工厂,产值、利润翻番;蕲春“虚心谷”、山西“芗舍里”、建德东方静养中心年接待数万人;“香畴压塌楼”稻米5分钟售罄2万单,一产接二连三,链式增值。同时通过信任经济,把“透明”做成最大卖点。产量导向是农业通病,谦益反其道而行:

1.禁用化肥农药,以“零农残”为底线;

2.每月“飞行检查”+秋收第三方农残公示;

3.公众号实时更新种植日志、直播插秧和收割;

4.犯错不遮掩——2016年苦竹基地300亩疑似除草剂残留,主动降级处理并公开致歉。

凭借透明体系,谦益小米、糙米、年糕等零添加单品复购率60%以上,跻身李佳琦“助力湖北”专场,5分钟卖空2万单。

股权共享聚才,电商矩阵擦亮品牌

2015年,基地扩张遭遇现金流断裂。李明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线产品众筹,两天筹得300万元,远超预期;2017年,食品深加工子公司再做股权众筹,三天拿下1000万元;2020年“家园计划”第三轮众筹又募 2000万元。三次众筹累计3300万元,全部用于基地扩建、深加工车间与休闲文旅配套,公司始终未拿外部风投,掌舵权牢牢握在团队手中。同时全员持股,150余名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微信商城、天猫、抖音、视频号粉丝超200万,培养本地网红20余名,带动黄梅电商年销售额5000万元。

共生共富,把邻居变成合伙人

谦益农业采取“公司统管+农户分包”模式:提供种子、技术、收购保底价,农户按标准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溢价部分二次返利。累计带动700余户合作农户,亩均增收1200元;每年支付村集体土地租金、劳务工资2000余万元,昔日空心村重现炊烟。公司固定员工150余人、季节性用工800余人、文旅及电商配套500余人,人均年增收1.8万—4万元;与13个脱贫村签订收购协议,带动600余户乡亲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16年累计捐赠钱物超200万元。

鉴于李明攀与其公司作出的经济、社会贡献,李明攀先后获农业农村部“全国新农人十佳典型”、首届“中国杰出新农人”“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湖北省十佳农民”“荆楚楷模”等称号。谦益农业被评为“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为返乡创业政策现场教学点。

“大量乡村创业失败,要么脚没扎在泥土里,用资本指挥农业;要么只会在地里埋头干,站上岸却看不清方向。只有兼具两者,乡村创业才可能成功。”李明攀用15年证明:新农人也能把农业做成长期主义的好生意。他把“高科技”写进“慢农业”,让撂荒梯田变成共富粮仓,通过事实证明,返乡创业可以把未来的技术、未来的市场搬回家乡,让土地长出金子、让农民分享价值。谦益农业的下一程,将继续在稻花香里写下新的乡村振兴注脚。

来源:灵润黄梅

编辑:龚丽君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10/7cc9d2fbfc2d4fc9221b141d358972db.png